第75章 葬礼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第二天一早,这些宁波商人被“放归”,至于他们要报官,要加入或是躲起来不再往来就都不是李子园能决定的了。不过李子园对此还是有点信心的,自己可是能杀人灭口白吞货物的,没必要坑他们。

两条船上的货物按大明市价值个二万五六千两(不是他们的成本价),为了让他们回去后能有钱经营,李子园直接先打九折采购了下来,付了现银。李子园现在还记得他们当时惊愕、惊喜的样子。

送走了闲杂人等,李子园要办今天最重要的事了——火葬阵亡士兵。火葬虽然与儒家思想不符,被官府所禁止,但五代之后火葬偏偏就兴起了,一直到明清都屡禁不止。

五代时期是一个混乱的朝代,各个势力之间割据战乱、攻伐不断。在混乱的年代里,道德的约束力变得极为弱小,五代期间,仅仅五十三年的时间里就“易五姓十三君”。“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”的惨象频繁发生,传统的伦理纲常受到极大冲击。

一方面出于战乱期间民不聊生、死亡人数增加,百姓无力土葬逝者。再加上儒家“入土为安”的思想受到冲击,因此为火葬的推广提供了契机。五代时期,火葬在部分地区逐渐形成习俗。习俗一旦形成,就很难改变了。

到了宋初,即便政府和文人重新提倡“设棺椁之品,建封树之制,所以厚人伦而一风化也”,并对火葬采取了禁止的态度。但在一些地区的民间,火葬已成定制,想要更改殊为不易。因此,清代的顾炎武也在《日知录》中感叹道:“宋以礼教治国,而不能革火葬之俗。”

南宋临安地带曾因大规模火葬而引起争论,当时的文人俞文豹在《吹剑录》中大呼:“今京城内外,无故者日以百计。若非火化,何所葬埋?”当时的京城内外,每天去世的人有数以百计,如果不用火葬的方式,尸体又去哪里埋葬呢?

面对如此尖锐的社会矛盾,连一直反对火葬的理学大家程颐也忍不住感叹道:“其火葬者,出不得已。”火葬在中原地区得以推广,很大程度上出于对现实的无奈,而河东与两浙尤甚。

在繁华的大城市,即便是古代也是寸土寸金的,普通的百姓根本没有多余的土地用以埋葬亲人。这个时候,火葬便成了唯一的解决方式。

李子园这次决定让“道士”来主持葬礼。早期正规道士并不参与火葬,不过此行队伍中没有正规的道士,事实上李子园的“首席天师”主业还是医师。

好在这里有他的仰慕者——狼獾号船长冯七水——可以客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,成为最强前夫哥? 开局十选三,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第一逍遥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 凡尘剑心2无常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八卦钥匙 汉末三国:大哥,看这大好河山 沈家大小事 中医大师扁鹊 相父安心养老,和约阿斗去签 汉末浮沉书 带着美女闯三国 云尧长歌 带着AI去穿越 大唐:九五至尊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